top of page

先声明下,本文不是广告,胜似广告,可惜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不给广告费。

最近刚到一批敦煌古筝新货,有玉影长驻的檀木系列(收藏级别),有最受欢迎的694KK蕉窗夜雨,694DQ、696D双鹤朝阳, 还有渔舟唱晚。厂家特地送了几本敦煌国乐系列丛书。大家虽对敦煌耳熟能详,但是我想没有谁会静下心来去专门看看敦煌古筝的历史。借着这书的东风,咱们姑且一聊敦煌古筝的那些(趣)事儿。

咱中国人不太谦虚的称呼自己的国家为“礼乐之邦”,也是有渊源的。
中华文明最早的乐器是出土于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距今约八千年。自那时起,乐器除了表现音乐,也是生活用具和语言工具。
西周时期(约三千年前),礼乐制度已经是国家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联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音乐甚至能够缓和社会矛盾。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其二即是乐,仅次于礼。

古筝是中国浩瀚乐和乐器史的重要一环,素有“仁智之器”的美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已广泛流传,至今也有两千多年历史。
司马迁《史记》的李斯列传一章,在描述公元前237年秦国的乐舞时,提及了“弹筝”,这是目前已知的关于古筝的最早史料记载。
1979年,江西贵溪县仙岩出土的东周崖墓群中,有一保存完好的古筝,长166厘米(很接近现在的163厘米),13弦孔。另一残缺古筝,其系弦之法很类似今日潮州筝之法。这两件是现存最早的古筝实物。
古筝,亦称筝,在古代除了秦筝的名字,还有一些雅号。按演奏技法而言有掐筝、弹筝;以放置形态有横筝、卧筝;以形制大小有长离、鸿筝;以饰物有玉筝、钿筝、银筝、锦筝、云和筝、玳瑁筝。

古筝的悠长历史中的演变,也是趣事儿。古书《风俗通》中记载为5弦;战国12弦;隋唐13弦;元明14、15弦;清朝16、18、19弦;1950年代前后陆续出现了21、23、29弦。60年代,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研制出了21弦的敦煌牌古筝,逐渐成为全国通用标准。
古筝在唐朝出入了日本(日本筝)、高丽(伽倻琴);元朝传入了蒙古;鸦片战争之后又传入了南洋;在越南还演变成16弦筝。这些都逐步和当地文化结合,落叶生根。

敦煌古筝在取材上是很有讲究的。面板采用河南山东的泡桐木,框架为白松(不同级别的古筝使用的泡桐的松紧度、纹理和美观度都是有显著差别的)。古筝首、尾、侧板采用非洲紫檀、阔叶黄檀、小叶紫檀、特氏古夷苏木、缅酸枝等木材为贴面(而这往往是不同筝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钢丝外缠尼龙弦既保有丝弦的委婉质朴的韵味,也有金属弦的清脆明朗。其余音始终,音韵较为清雅、含蓄,既适合演奏传统乐,又适合表达技巧复杂的现代乐。

敦煌古筝的发展史里,最值得一提的是缪金林和他的关门弟子徐振高。他们在继承民族乐器的良好传统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现代古筝改良、改革之重任。
这里谈一个有趣的小细节。敦煌古筝的背面板内侧,有印鉴的防伪标识。绝大多数款都是敦煌筝艺这四个字,唯独694dq的背面是双鹤朝阳,也是694dq的首尾板的图案。简单来说,双鹤朝阳是敦煌古筝和徐振高将中国传统字画艺术移植到古筝的外观工艺的首创,也是专利,对敦煌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关于古筝和敦煌古筝的选购,欢迎来电咨询,(+65)85230210。

祝大家早日选到自己心仪的好古筝。

Reference:
1, wiki维基百科
2,古筝使用手册,王国振主编、宋小璐副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bottom of page